坚定政治立场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忠于党的教育事业,主动参与政治理论学习,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。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个人体会如下:
一、坚持“四个相统一”,做“四有”好老师,当好“四个引路人”
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,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,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,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等“四个相统一”。作为高校教师既要传授理论知识,帮助学生建构扎实的理论知识,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成长。对于本科教学,通过学科的经典案例介绍与分析,并借助专业综合实训等实践课程,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社会产业实践、关注社会问题,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实际感知、有实在体会,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有效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、所学与社会脱钩等问题。对于研究生教学,首先通过学术规范训练,启发性学术引导,让学生关注现实问题,回答现实社会寻找专业方向科学研究问题,然后基于现实社会问题展开理论回溯探索,进而深度分析与阐释,探讨存在的本质与内在理论逻辑,最后找到事务内在因果联系和解决之策,上述的学术训练让学生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统一,让学生更关注社会产业现实问题,提升学生专业使命感。
始终以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“四有”好老师标准衡量自身,并作为日常教书育人的准则。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责任,更是使命。工作中,经常给学生灌输读大学的理想、读大学的信念,并引导学生树立继续深造、求知上进的宏大志向。特别是在修身立德,提升自身道德情操的同时,做到立德树人好榜样,决不能触犯道德底线,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、世界观和人生观。在传授专业知识,树立知识自信、理论自信和专业自信的基础上,保持好奇心,主动学习、积极求知,不断更新知识、与时俱进。在日常教书中,做到仁爱,对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,做到因材施教,发现学生的不同,理解包容学生。特别是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多加关爱,对待境外生、留学生经常关心学习、语言和生活上的困难与障碍,引导境外生在学习上提升、在文化上认同、在情感上共鸣。
积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,让学生知识提升、心灵情感得到升华。一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。作为老师在教书同时,培养学生品格养成也是极为重要的。通过专业社会调研和社会劳动教育,让学生深刻领会一线基层人员和劳动人民的辛苦,也经常让学生思考自己父母辛勤工作供养学生上大学的艰辛,锤炼学生敢于吃苦,勤奋学习的品格。二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。老师是助学不是替学,不能满堂灌,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学,教学生有方法的学习,学生不要完全依赖老师把知识打碎磨烂。通过专业实训实践学习、思维导图的训练、社会调查的开展,让学生理解社会、认识专业、夯实基础,自觉养成积极上进的学习习惯与品格。三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。在专业课程课堂上,引导学生开放性、启发式思考,打破学生固化的思维,将现实与想象融合,学生会感知到世界与学科的新奇性,老师也经常被学生活跃跳脱的想象力惊叹折服。四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。作为侨校教师,通过寻根之旅、祖籍地科研,更大的使命树立、培养了侨生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。
二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、文化知识教育、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
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。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保持党员先进性,作风正派、思想端正,坚守师德师风。积极参加学校、学院组织的统战、涉侨领域的学习培训,全面领悟侨校使命和责任,关心、关注境外侨生成长和成才。采取结对帮扶、逐个开导、家校联合等措施,关注学习困难、心理问题学生。班级整体成绩优良,班级绩点排年级首位,多次获得校院级优秀班级荣誉。
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。坚持全面为学生服务理念,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办事思路,保持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思想。积极引导学生召开读书会,引导学生专业认知和知识体系建构。塑造以赛促学风气。2017年至今,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创意竞赛奖项10余项;全国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10余项;学校、学院组织的赛事获奖5项;表现非常优秀,无手机课堂率达到100%,学生积极互动活跃,获得全院教师好评。学生专业知识开拓、视野开阔,全年级学习绩点排名第一,成绩通过率最高;多位学生获得本科生综合成绩优秀学生奖学金;多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;本科生傅尧同学作为本科生代表参加UNWTO旅游教育质量论证审核访谈,以流利和专业的英语口语赢得专家的赞扬;指导的香港境外生卢毓凯同学经过努力获得出境游领队证,并在寒暑假兼职做领队,为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做出了专业贡献。
立德树人融入社会实践教育。坚持立德树人、协作共享的建设原则,取得较好的学术成果及育人成效。依托必威世界旅游组织 (UNWTO)认证旅游管理专业、国家级一流专业、2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平台等教学平台和资源,继续加强旅游管理核心课程团队建设,创新旅游管理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模式,建成一支东西部旅游院校协作参与的、旅游实验研究与产业互动发展的、旅游产业需求与院校教育改革协同的“教、学、做、用”的全国示范性旅游管理课程和教学体系。立足海峡西岸热土,通过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相结合,在华侨华人与旅游交流、涉旅安全等做出了努力,培养了一批涉旅管理人才在福建省内旅游创业、就业,成为福建省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,是服务和对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重要力量。